2020年星云法师的语录集锦49条
境界超越祈愿升华,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超越,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星云法师的语录49条,欢迎阅读借鉴。
1、做人要争气,和气生财,忍气保泰,怒气攻心,争气向上。
2、偶来松树下,高枕石头眠,山中无日月,寒尽不知年。
3、到达常乐的彼岸,吾有法乐,不乐世俗之乐。
4、扩大心胸,放宽视野。有的人出外观光似乎只为了采购,那是绝对偏差的行为,我们有机会旅行参访的时候,要用开阔的心胸、心量去接受外界的风俗、习惯,更要扩大自己的视野,去欣赏不同的文化气氛、文明背景,以及当地的自然风情。
5、能动能静,能近能远。俗语说:"在家干日好,出门一时难。"诚然,由于语言及习俗,出门不如在家习惯方便,所以,当我们出外旅游参访时,除了要能动态地跋山涉水,也要能静态地欣赏、观察,我们要用心研究近处的,也不放过机会去了解远处的,处处用心时时留意,随时随地都是学问,都有宝藏。
6、溪声山色,任性邀游。佛经常开示信众说:"溪声尽是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身。"宇宙大干世界,大自然万象纷呈,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与心得。就好像一个参禅者,没有参禅的时候,"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",到了参禅以后,"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",等到他悟道,"看山原来是山,看水依然是水"!所谓溪声山色原是可供我们任性遨游的。
7、假如你没有一点惜缘、感恩的心,你又怎会珍惜因果福报,更不会想到回馈社会与大众。所以我们一定要对"因果福报"有正知正见,珍惜因缘、广结善缘,懂得感恩、处处感恩,如此深信才能享受"知足常乐"的生活。
8、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,有时候,往往为了一块钱,就能使这个人改变自己的命运——如果你拿一块钱去帮助别人,对方得到协助支持,"爱人者人恒爱之",你种下善缘就会改变命运。反过来,拿一块钱去做了不好的勾当(恶因),甚至为了一块钱而计较争吵,说不定就会为自己惹来烦恼与灾难。
9、书酒花月随前后。这是一句诗情画意境界的素描,我们中国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.妙用,也就是所谓神来之笔,这是"读书怡情、花月逍遥以及随缘自在"诸种妙境的综合,一个人真能"书酒花月随前后",自然能快乐长寿。
10、人要如何才能随缘自在呢?就要学习、效法观世音菩萨"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"的慈悲精神,看世间、看众生、看事物都要"观自在";要从内心自在做起,因为自我就是观自在,当然凡事都能自在了。
11、要能"施无畏"。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很多,诸如南海大士、圆通大士、白衣大士、大慈菩萨、大悲圣者……"施无畏"也是观世音的圣号之一,它以大慈悲、大智慧、大勇猛布施信众不要恐惧,在应世上得以无畏,而救苦救难。
12、从小我就礼拜观世音菩萨,对她的慈悲、庄严感受最深;经常诵念"南无阿弥陀佛""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",多念一声佛号,多亲近一次菩萨,心中就多一份清净平安。愿大家一起来"观世音""观自在""施无畏"。
13、表达无量的信心。双手合掌是代表对佛陀的无量信心,更期望接引一切众生具足信心。双手合十不存异心,而且合十在"心"之前,心手相映,心声相映,相映于对无上佛道的欣求,而弘法利生的事业,也在合十当中,得到相互肯定与印证。
14、表达无生的法性。双手合十代表清净的莲花,含苞在我们心中,准备开花结果。这也代表清净无染的法性,代表能够成就世间一切正觉圆满的佛性。我们的莲花合掌尚未完全开放,代表佛性本然具足,代表觉悟世间的一切力量,也代表宇宙无生的根本道理;所以这个手印,让我们了知空性的根本道理,一切现前皆空幻,如能现证无生法性,也就能臻达觉悟正道的境界。
15、"灵山不远,眼前即是",放下妄想、放下执著,当下承担,立地成佛。
16、从多情到无情。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,总认为佛法是寡情的,是无情的。在寺院有这样一副对联:"莫嫌佛门茶水淡,僧情不比俗情浓。"这两句话是说,不要嫌弃佛门中没有人情味,僧情虽然没有俗情的浓厚,但是,从寡情里磨炼出来的另一种净化的感情,是更耐人寻味的。
17、不自卑、不懊丧。身体的缺憾、能力的平庸、地位的低劣……并不表示人生已经绝望,多少人残而不废,多少人白手起家,都启示我们:只要有坚忍的毅力,仍然可以"活得很有尊严、很自在",人生最可悲的,不是身体上的缺陷,而是心理上的不健全,凡事泰然,处变不惊,迎接挑战,接受考验,不自卑、不懊丧,幸福就在眼前。
18、前途光明希望无穷。业,它告诉吾人,不论你做了多少好事,也不必自以为了不起,因为福德因缘如同银行的存款,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;同样的道理,纵使罪恶滔天,负债累累,只要努力奋斗,债务终有偿清的一天,做错了事,判刑坐牢,只要安心服刑,出狱新生重头再来,业报就是这样,给予我们人生无限的希望,自己的前途操在自己手中,自己可以决定自己人生的方向,前途充满着无限的光明。
19、佛教当然也讲信仰,"佛法大海,唯信能人"。但是佛教除了正信之外,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,那就是"疑情",禅宗的大德高僧,在禅堂打坐参禅的时候,最重视的是"提起疑情",有了疑情,才能小疑小悟,大疑大悟。正如我们撞钟一样,用力小,钟声就小,用力愈大,自然钟声愈大。我们有心学佛,首先就要正视问题,用心参透疑情。儒家说:"学而不思则罔"。这个"思"字,就是要我们提出问题,也就是禅宗的"参"。
20、有了信仰才能产生力量,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如无舵之舟,也就没有奋斗的方向;人有了宗教信仰,就会有入神的关系、师徒的关系、道友的关系。做一个正信的三宝弟子,护持佛法是最重要的责任,我常提示信众说:护人更要护法、护神更要护佛、护师更要护众、护寺更要护教、护老更要护幼、护富更要护道。
21、一个人立身社会做人处世,不能没有生活,既然要谋求生活温饱,就要和各种职业建立关系。在受教育的时候,要和老师、同学来往;在要衣要食的时候,要与雇主、同事往来。不管在什么行业,担任何种角色,欲求"人际关系良好","诚实无欺"是不二法门。
22、布施不限于金钱布施,还有效力、欢喜、智慧等等布施;唯有懂得布施的人,才是最富人缘的。不管用语言、力量,还是精神、物质来适时布施结缘,都是促进入际关系的善意表现。
23、在衣食上——少食为汤药、朴素为清高。佛教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一定要苦行修持,当吃,要吃得饱;当穿,要穿得暖。只是除了生活必需之外,在饮食服饰上,不应过分奢侈浪费。
24、在善恶上——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一个人生存在这个复杂的社会,对于善恶应该有清楚的判断,俗云:"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"。所谓"滴水虽微,可以穿石""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;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"三岁小儿也懂得,八十老翁行不得,我们自己可以反省一下,每日的言行,是否丝毫未犯诸恶,又奉行众善呢?
25、善意的结缘可以改变命运。"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","人在做,天在看";你好心诚意,处处与人为善,经常予人祝福、给人帮助、给人方便、予人欢喜,"得道多助"各种善意的结缘(有好的人际关系),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26、山贼易擒心贼难捉,三十年来西子湖,二时斋粥气力粗;无事上山行一转,借问时人会也无?
27、生活修养。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知所进退,逍遥自在。
28、忍耐讥谤庄严福慧,忍耐讥讽毁谤,增长福德智慧。讥讽毁谤是"逆增上缘",也是激励自己上进的力量。
29、施舍财物有舍有得,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;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。
30、般若智慧虚空万有,知足第一富,无病第一贵,善友第一亲,涅槃第一乐。
31、谈情说爱,爱河千尺浪,情海万重波;我们要"以智化情",我们要"以慈化情",我们要"以法范情",我们要"以德导情"。
32、境由心造随缘自在,春有百花冬有雪,夏有凉风秋有月;若无闲事挂心头,日日皆是好时节。
33、幸福人生顺乎自然,三间茅屋从来往,一道神光万境闲,莫作是非来辨我,浮世穿凿不相关。
34、如何过得自由自在,能够"享有",又何必"拥有"?学习"吃亏",就能讨"便宜"。
35、从宁静中安顿身心,芸芸众生,忙碌、盲目、茫然;最好能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。在静中有活泼的举止,在动中有宁静的力量。
36、面对老病自求多福,不要为老病而苦恼,因为老病并不可怕;看破放下安然自在,自求多福有何可惧。
37、善恶诸业果报分明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;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。
38、不去计较就没烦恼,你骑马来我骑驴,看看眼前我不如;回头又见推车汉,比上不足下有余。
39、真诚修行身心并重,勤修戒定慧,熄灭贪嗔痴;修身先修口,修心胜修行。
40、行善去恶,因求真理登净域,为学佛法人宝山;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听屠门夜半声。
41、谈修心,万般带不去,只有业随身;心生万法生,心灭万法灭。
42、心能安四方皆好,为道莫还乡,还乡道不成,溪边老婆子,唤我旧时名。
43、论人生,要以舍为有,要以忙为乐;要以勤为富,要以忍为力。
44、话苦乐,你好他好我不好,你大他大我最小;你有他有我没有,你乐他乐我来苦。
45、旅游参访见识增广,能动能静,能近能远;溪声山色,任性邀游。
46、情到多时反转薄,莫嫌佛门茶饭淡,僧情不比俗情浓。
47、度有情,人世重于出世,生活重于生死。利他重于自利,普济重于独修。
48、处处能度众,修行宜绝迹于尘寰,悟道当涉足于世俗。
49、其实,迷悟只在一念之间!一念迷,愁云惨雾;一念悟,慧日高悬。正如经云:"烦恼即菩提,菩提即烦恼!。"菠萝、葡萄的酸涩,经由阳光的照射、和风的吹拂,酸涩就可以成为甜蜜的滋味。所以,能把迷的酸涩,经过一些自我的省思、观照,当下就是悟的甜蜜了。